科技资讯

合资品牌“解困”之四 二线车型下跌,本田难抵自主“侵蚀”

目前,车讯网“合资品牌‘解困’”系列报道已针对日产、丰田两家企业进行了总结与分析,今天,我们把目光瞄向同为日系“三巨头”之一的本田,探讨本田2022年在华销量下滑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。

  1月5日,本田中国公布了2022年度销量成绩。官方数据显示,本田2022年乘用车在华累计销量约137.31万辆,同比下滑12.1%,其中东风本田全年累计销量约65.24万辆,同比下滑17.8%;广汽本田全年销量约74.18万辆,同比下降4.9%。

  “确实这两年客户比之前少了,去年皓影、缤智都卖的一般,就雅阁还能上一点量。”在广汽本田4S店销售人员看来,本田的销量下滑,是市场和生产两方面的影响,“‘芯片荒’的问题,去年厂商那边供应多数是保一些主打车型,像飞度这种本来利润就很薄的,店里拿到的现车也不多。”

  尽管两合资企业销量均有明显下滑,但从本田2022年详细车型销量可以看出,包括雅阁、CR-V、思域等本田主力产品销量并未出现大幅下跌情况,甚至广汽本田雅阁2022年销量达23.39万辆,同比增长16.2%。而东风本田CR-V、思域两车型销量也仅出现微弱降幅,分别同比下降了3.6%、5.1%。

  相反,倒是二线车型出现了明显的崩盘,导致本田在华销量呈现出下滑状态。其中,广汽本田缤智和东风本田XR-V销量下跌超4万辆,而飞度、凌派以及艾力绅、UR-V、享域等车型,下跌幅度也均超过30%。

  从车型级别来看,2022年本田销量下滑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小型轿车、SUV和紧凑型轿车、SUV中,而这一车型区间,恰恰是自主品牌2022年销量上升的主要发力点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50%,较上一年提升5.6百分点。具体车型级别来看,去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中国品牌乘用车共有24款车型,其中紧凑型轿车、SUV合计占比达66.43%,微型车、中型SUV占比也均超过15%。

  “不打算考虑(本田)了,车皮薄,油耗也没多低。”一位刚刚走出东风本田4S店的消费者向车讯网透露,在自主品牌的涌出下,本田的卖点更难打动潜在用户,“这两年经济本来就紧张,我觉得要么就咬咬牙买个BBA充下面子,要么就买个‘国产车’省点钱了。”

  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容量趋于稳定、传统燃油车市场大盘紧缩的背景下,自主品牌销量的快速提升,对本田的潜在市场进行了挤压、侵蚀,而最先开始的,自然是品牌效应较低、产品力薄弱且价格劣势明显的二线产品阵营。

  “日系B级车价格原先在18到25万元为主,现在这个价位接近能买国产C级车了。”在诸多消费者看来,相比自主品牌,本田缺乏弹性的定价策略已很难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。“包括本田在内的日系汽车在中国长期以利润为导向,零售终端更是通过加价、饥饿营销刺激消费者,这原本就是对品牌力的消耗,加上这几年市场的快速变化,销量落差自然在所难免。”汽车行业分析师邓婕向车讯网表示。

  如今,自主品牌品牌力不断提升,向上发展的势头也愈演愈烈。对于本田而言,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似乎意味着2022年的下滑趋势并不会终止。

  长期以来,本田主要车型销量集中于小型、紧凑型轿车、SUV和中型轿车,主销价格区间为10万-30万元,几乎与近年来自主品牌主攻的、也最有可能颠覆的产品品系、价格段重合。

  与此同时,国内燃油车主导的汽车市场正逐渐向新能源让位,而后者似乎已经成为现阶段本田乃至日系品牌的集体软肋。皓影、CR-V插电混动的宣传投入微乎其微,e:NS1、e:NP1两款“油改电”车型草率登场,无疑展露出本田在电动化方面的消极态度。

  在向新能源发展的策略上,本田及其他日系品牌大多押注于氢燃料汽车和传统的轻混。其中,氢燃料汽车因为成本高昂,普及难度大,在市场还属于小众产品,而传统轻混相比于自主品牌插混,又很难创造产品力优势,“日系的油电混动不仅省不下多少油,内饰设计也不如国产新能源车型。”在消费者看来,本田等日系品牌的电动化短板非常明显。

  同时,购车政策的限制也对其销量产生影响,“除北京外,上海、杭州等一、二线城市的新能源包括插混还送车牌”,用户在社群平台评论道。

  新能源产品偏离市场环境,燃油产品更新缓慢甚至难追时代发展,在这样的产品策略下,“车型打不过自主,降价又降不过自主”或许将不再是一句调侃。尽管日系三强在自主品牌的强风中暂时“苟住”,但马自达、三菱的现状,似乎也在提醒着本田。

  官方数据显示,2022年马自达在华销量仅10.8万辆,同比降低41.2%,曾经“两年内不推出全新车型”的豪言有多傲慢,如今因产品质量差、迭代速度慢而造成的衰落就有多凄凉。同样,广汽三菱市场表现更差,2022年累计销量为3.36万辆,同比接近腰斩。除销量达3.1万辆的欧蓝德外,其余燃油、新能源产品几乎碌碌无为。

  如今,活下去似乎已成为马自达、三菱在华市场的唯一目标,而对于本田来说,未来,在自主崛起和消费升级禁锢下,如何守住一线产品、提升二线产品销量成绩,似乎也将是其2023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。(车讯网 宋子阳发自北京)

用手机看资讯
今日推荐
汽车科技
最新资讯